当前位置:100EC>数字零售>【直击618】京东618:超1.4万智能体和数字员工上岗 1.7万商家使用京东数字人直播带货
【直击618】京东618:超1.4万智能体和数字员工上岗 1.7万商家使用京东数字人直播带货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8日 21:18:03

(网经社讯)6月19日消息,在2025京东618媒体开放日上,京东表示,今年618期间的大模型调用量相较去年双十一增长130%,超过1.4万个智能体和数字员工在京东上岗工作,超100万京东商家正在使用京小智服务客户,1.7万京东商家使用京东数字人直播带货。

一、从工具到生态基座

京东披露,今年618期间大模型调用量较去年双十一增长130%,这一增速远超行业预期。其背后是京东云言犀大模型在供应链预测、客服响应、营销文案生成等场景的全面渗透。例如,在售后环节,大模型可自动分析用户投诉,将处理时效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;在选品环节,AI能结合区域消费偏好生成定制化商品推荐。

行业意义:大模型正从“单点技术”升级为电商运营的“基础设施”。京东的实践表明,AI已不再局限于降本增效,而是成为重构人货场关系的核心变量——商家通过AI快速响应需求,平台通过AI优化资源分配,最终推动整体生态的智能化跃迁。

二、1.4万智能体的商业价值

京东宣布,超1.4万个智能体和数字员工在618期间投入工作,涵盖仓储机器人、财务审核AI、直播数字人等多元角色。以物流为例,智能分拣系统处理了85%的订单,错误率低于0.01%;在直播领域,数字人可同时运营上百个直播间,实现24小时不间断带货。

争议与平衡:尽管数字员工显著降低人力成本,但其“情感交互”短板仍存。部分消费者反馈,AI客服在复杂纠纷中缺乏灵活性。京东的解法是“人机协同”——关键环节保留人工介入,形成技术温度与效率的平衡。

三、AI普惠化下的新竞争逻辑

京东披露的两组数据尤为值得关注:

超100万商家使用京小智:这款AI客服工具帮助中小商家以极低成本实现7×24小时服务,响应速度提升300%;

1.7万商家采用数字人直播:尤其对农产品商家而言,数字人解决了真人主播资源不足的问题,部分店铺转化率甚至反超传统直播。

行业启示:AI技术正在拉平大中小商家的竞争起跑线。过去依赖资金和团队规模的运营能力,如今可通过技术工具快速补足。京东通过开放AI能力,既巩固了平台粘性,也推动了整个生态的“技术平权”。

四、技术狂欢后的冷思考

尽管成果亮眼,京东的AI战略仍面临三重考验:

数据安全:大模型训练需海量用户数据,如何平衡个性化服务与隐私保护?

技术伦理:数字人直播若未标注AI身份,是否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?

生态可持续性:当AI普及度达临界点,差异化竞争将回归产品与服务的本质,技术可能再度成为“标配”。

2025年京东618的里程碑意义在于,它证明AI已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。未来的电商竞争,将是“智能体密度”与“人机协同深度”的比拼。京东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路径——技术不是目的,而是让商业回归“以人为中心”的手段。正如京东CEO所言:“AI的终极目标,是让商家经营更简单,让消费者体验更自然。”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